“恭喜你回答正確!拿上CC幣去碳集市選購吧。”10月20日至22日,由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格潤自然團隊舉辦的“雙碳集市”活動在藝術學院前開展,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
本次活動共設六個展臺:總服務臺、格潤副食、格潤書屋、格潤雜貨鋪、格潤衣帽間和二次創作臺。學生可以帶著自己閑置的物品前往活動服務臺兌換流通貨幣“CC幣”,不同的物品所產生的碳值大小即為“CC幣”的面值大小,學生們在知識競答、集章打卡、互動游戲等活動中運用“CC幣”來“過關斬將”,在了解氣候變化的現狀、生活中常見物品的碳排放量以及對當前環境破壞的不良影響的同時,學習“雙碳知識”,提高自身的憂患意識和參與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

在“格潤雜貨鋪”中,參與者需選出所有物品中碳值最低,即從生產到消亡所排放的碳的數量最少的一個,碳值估量涉及大部分學生的知識盲區,“真沒想到,羊肉的碳值竟然是最高的,以后吃飯要注意這些高碳食物了。”2022級英語(師范類)專業的學生何雨晴打趣道:“要不是這次活動,我們還不了解生活中這些常見常用物的含碳值,也算是有了不小的收獲”。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此次活動的教育意義,主辦方還印發了雙碳知識宣傳冊,在場地中心設有環保知識展板,對環保知識進行簡單普及。

“我們活動非常強調的一點就是體驗感,注重個人感受。”此次活動的指導老師、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龐靜介紹,“與灌輸觀念相比,更希望能通過切身感受讓參與者們理解環保知識,意識到點滴的積累可以合力改變環境。”據了解,此次活動資金全部來源于該團隊在第六屆“與綠同行”微公益環保創意大賽中所獲獎金。“取之于此用之于此,這將該團隊從點滴做起,環境保護代代相傳的理念展現了出來。”龐靜說。

“歡迎歡迎!”志愿者們熱情地招呼著走向活動場地的一群學生。10月21日上午,活動現場迎來了湖北中醫院大學校學生助理委員會團隊,湖北大學活動負責人為他們介紹了活動內容,并帶領其體驗活動項目。訪談時,雙方團隊互相交流經驗,探討活動的改進空間和后續擴大化發展,活動負責人2022級地理科學(師范類)羅鎧澍說:“希望我們可以竭力合作將這個活動繼續推廣,環境保護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據悉,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格潤自然團隊已牽頭聯合湖北中醫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學生組織與社團,構建促進“雙碳”目標落實、量化碳值的“高校+聯盟”,通過開展面向大學生的有關環境保護、碳減排的科普教育活動,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青春力量。
原文鏈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056972&cId=0&fromFla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