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編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國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校友會版)》最新發布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1200強和2018中國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等。這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連續第16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
報告顯示,在最新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有13所非雙一流大學躋身全國百強:
昆明理工大學排名全國第72位,問鼎2018中國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首位;
深圳大學第2,排名第73名,堪稱2018中國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標桿。
福建師范大學第3,排名第79名;
躋身全國百強的其他非雙一流大學是燕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山西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揚州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等。
艾瑞深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上述高校雖在2017年國家世界一流學科遴選中落選,但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百強,在下一輪大有希望躋身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序列,地方政府應加大對非雙一流全國百強高校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撐,同時高校應明確發展戰略,改進內部管理。
這些非雙一流大學強在哪里?來看看各校官網的介紹:
昆明理工大學是云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齊全的重點大學,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5年以來,學校工程學與材料科學學科先后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深圳大學198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北大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援建電子、建筑類學科,人大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一大批知名學者云集深圳大學。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
福建師范大學坐落于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的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百年省屬高等學府。學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師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范學堂”。6個學科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同類學科前20名,其中3個學科進入全國同類學科前10名。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
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于1920年。工程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華南農業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兩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浙江工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四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根據ESI2016年11月數據統計)。
山西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與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一起,開創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紀元。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早期的山西大學堂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浙江師范大學本部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市,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2015年列為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管學科優勢明顯,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省屬高校中唯一擁有國防特色重點專業的高校。
上海理工大學以工學為主,是一所上海市屬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學校辦學文脈源于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百年薪火相傳,享有中國“制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等6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天津師范大學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始建于1958年,現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8個天津市重點學科,4個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首都醫科大學,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6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