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誰云山澤間,而無梁棟材?在課堂上聽到這首詩,你第一反應肯定以為這是在講古典文學,實則這卻是湖北大學資環學院地理科學系副教授楊蘭芳的課堂,他正在講的是植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楊蘭芳主講土壤地理學、環境地學等課程,但他對古典詩詞,平仄交替,粘對押韻,詞牌格律卻能娓娓道來。他認為,開頭的那首詩用短短20字詩詞道出了青松樹大根深若蟠龍,溫濕適宜生莓苔的特性,相較于枯燥的數字羅列更能讓學生理解接受。短小詩詞不僅寫出植物的基本特征,更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雖然‘土’氣,但還是有些文化呢。他笑稱。
有一次,他帶領08級同學到廬山實習,途中偶遇暴雨,他不得不躲往舊屋子。融洽師生意氣昂,同心不畏雨風狂??粗矍暗暮⒆觽兒妥约夯ハ喾龀郑φ勂D險,楊蘭芳提筆稱贊道:五十九位佳兒女,笑奏人生美樂章。
詩詞進課堂,讓學生在古典文化中理解自然地理的奧秘。楊蘭芳表示,自己酷愛古典文學,從該院開始招收環境地理專業的學生起,他便構思著如何讓詩詞愛好變為課堂特色。他不僅愛品詩,更愛寫詩。他為畢業的學生贈送詩詞。
師當如父師之道,永不求回報。唯求學子夢成真,我自一無所有也甘心。對于自己20余年的從師之道,他如此總結。
媒體報道鏈接:新華網:http://www.hb.xinhuanet.com/2015-01/07/c_1113911440.htm
中國教育在線:http://hubei.eol.cn/bfxy_12002/20150107/t20150107_12218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