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网219678-四川皇冠网代理

媒體湖大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媒體湖大 > 正文

讓哲學研究扎根于鄉村社會——訪湖北大學哲學院院長戴茂堂

來源:新聞中心 作者:記者 郝日虹 編輯:湖大在線 時間:2012-10-17 字號: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戴茂堂在哲學領域學習、工作已近30年,面對人們對哲學的誤解,他總會感到壓力和焦慮。他希望哲學能夠擺脫脫離生活、遠離實際的形象,走下虛無縹緲的思想云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哲學理應是時代的良心,問題的聲音。而當前人們普遍認為,哲學已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那些深奧的哲學理論,既遠離時代,又回避問題,顯得抽象乏味且蒼白無力。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戴茂堂感慨地告訴記者。

  戴茂堂在哲學領域學習、工作已近30年,面對人們對哲學的誤解,他總會感到壓力和焦慮。他希望哲學能夠擺脫脫離生活、遠離實際的形象,走下虛無縹緲的思想云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堅信答案在田間地頭

  戴茂堂說:誠如馬克思所言,‘哲學真正的精髓是精神上的深刻明智。而深刻明智的哲學必須堅決抵制意見的空疏淺薄,牢牢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并對生活的現實進行永不停息地參與和批判’。

  為了身體力行地貫徹這一理念,戴茂堂將與現實生活比較接近且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哲學分支——倫理學,作為調整自己哲學研究方式的實踐平臺。經過深入思考和慎重選擇,他以研究農村道德文明建設為切入點,開始了哲學走基層的探索之路。

  戴茂堂告訴記者,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社會道德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協調日益凸顯,在農村社會尤為明顯。因此,切實推動農村道德文明建設,對推動我國現代化社會進程、提高整體國民素質十分必要。

  為了使農村道德文明建設這一倫理學課題結合實際,將理論研究應用于對日常生活的闡釋,戴茂堂帶著各種問題走進了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農村。30年前,他這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求學之路,如今他以一個人文學者的身份,回歸鄉間,希望用畢生所學回報家鄉。

  戴茂堂告訴記者,起初他對如何才能有效將抽象理論與基層實踐相結合存在困惑。如何設計問卷、進行訪談,才能既讓村民理解,又能達到調研目的,都是他需要考慮的。2006年至今,戴茂堂的調研足跡遍布田間地頭。每一份從村民手中收回的問卷,他都視如珍寶;每一次與村民的交談,都讓他備感欣慰。他堅信能夠回答他的問題的答案就在這些問卷、交談之中。

  農村道德文明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20世紀90年代起,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定不移地推行一系列有關農村道德文明建設的政策,確保農村經濟建設與思想道德水平的協調發展。事實表明,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新時期以來,隨著農村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原本單一的鄉村社會結構呈現出多元化局面。戴茂堂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強農村道德文明建設仍任重而道遠。

  戴茂堂通過調研發現,由于物質生活得到了較大改善,村民不約而同地表現出對新農村建設中文明鄉風的憧憬。例如,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村民在回答新農村文明建設有沒有必要問題上表現出了對道德文明建設的強烈訴求。大多數村民表示他們會積極參與村內舉辦的道德文明宣講及其他相關文體活動。在統計關于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的八榮八恥專題調研問卷時,戴茂堂發現聽說過八榮八恥的村民占90%,經過詳盡解釋后,表示完全認同八榮八恥的村民達到了96%。

  戴茂堂通過調研發現,在農村道德文明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如某些道德文明的宣傳活動只注重形式的多樣性,忽視村民的接受能力,以至于缺乏有效的思想引導;由于多數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小農意識濃厚、生活方式粗獷,他們對道德文明的理解通常顯得隨意、零亂、淺顯。這使得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世俗利益或繁雜瑣事時,陳舊價值觀念依然會占上風,積極正面的道德示范的主觀能動效應無法發揮。甚至一些村民原本正確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取向會受到根深蒂固的陳規陋習的影響。這使得戴茂堂深感農村道德文明建設形勢緊迫,任務艱巨,同時也更堅定了他深入基層做研究的決心。

  注重成果轉化應用

  戴茂堂強調,深入基層調研,不僅在于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找準解決問題的思路。為了能夠使哲學走基層之路更具方向感、更有目的性,戴茂堂根據多年積累的基層經驗和國家出臺的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適時調整問卷及訪談設計。他說,這樣他不僅能夠扣準時代脈搏、把握社會整體發展趨勢,還能更為有效地找到增強農村道德文明建設的對策。

  2007年底,戴茂堂帶領科研團隊到湖北省文明村鎮建設典型的當陽市育溪鎮進行鄉風文明戶調研。當地以鄉風文明中心戶為抓手,探索性建設一戶三化模式,并以市場化為基礎推廣這種模式,這讓他深受啟發。所謂的一戶三化,即每個鄉風文明中心戶基本實現設施實用化、本領特長化、服務市場化。

  戴茂堂回憶道,在當陽市育溪鎮鄉風文明中心戶梁孝蘭家中訪談時,他了解到當地人通過毛遂自薦和介紹推選的方式組建了齊心樂隊、老年文體隊、女子二胡隊和舞蹈隊。這些文藝團隊秉承農民需求就是市場需要的理念,把文化服務當成產業來做,銷售自己創作的藝術節目和文化產品。由于節目內容貼近村民生活,并大都采用基層百姓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加之收費合理,所以每當村里有孩子考上大學或者嫁娶喜事,都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經過村民們口耳相傳,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一戶三化活動最終贏得了廣闊的市場。

  依據調研,戴茂堂撰寫了《文明村鎮創建的市場化模式——湖北省當陽市一戶三化活動的啟示》報告。該報告很快就被推選為湖北省文明新村創建工作現場會經驗薈萃交流材料。同時,該報告還被評為2008年度湖北省優秀調研成果獎。

  走基層感言

  倫理學研究切不可遠離塵世而高居思想殿堂,只有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才能讓一貫講求細密論證的哲學研究鮮活起來。多年積累的基層經驗,不但促使我的哲學研究思路發生了轉變,也給予我很多人生感悟和理性思考。我會在哲學走基層之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帶領科研團隊,繼續為推動我國新時期農村道德文明發展建言獻策。

  ——戴茂堂

原文鏈接:http://www.csstoday.net/Item/27104.aspx

聯系我們

地址導航: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368號

郵政編碼:430062

聯系電話:(027)88664102

版權所有?湖北大學 2016 湖北大學黨委宣傳部 鄂ICP備05003305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4號

百家乐官网游戏台| 百家乐赢利策略| 百家乐官网发牌的介绍| 皇室百家乐娱乐城| 财经| 赌场百家乐图片| 信宜市| 百家乐厅| 南昌县| 百家乐大赌场娱乐网规则 | 百家乐免费体验金|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娱乐| 台北市| 博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赌球网站| 网络百家乐官网金海岸破解软件| 网络龙虎| 威尼斯人娱乐场老品牌| 永利高百家乐开户| 澳门百家乐官网有哪些| 新利国际网上娱乐| 百家乐电脑游戏高手| 百家乐官网赌机厂家| 淮安市| 皇冠在线娱乐城| 百家乐走势图解| 网上百家乐如何作假| 至尊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如何破解| 衢州星空棋牌下载| 太阳城娱乐网可信吗| 百家乐论坛博彩啦| 百家乐官网赌博现金网 | 百家乐赌博牌路分析| 太阳百家乐官网代理| 扶余县| 优博在线娱乐| 大发888娱乐场888| 缅甸百家乐官网博彩真假| 百家乐官网有秘技吗| 百家乐桌套装|